功能点分析法:计算与应用详解

需积分: 49 2 下载量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2.31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介绍了功能点分析法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个数,以及该方法在不同类型的项目(新开发、二次开发、功能增强)中的具体应用。 功能点分析法是一种软件度量技术,用于估算软件项目的规模和工作量。它由国际IFPUG组织提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项目。功能点估算法的核心在于对项目功能的量化,以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项目规模估计,从而帮助项目管理者制定更精确的计划。 功能点估算法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提供对项目范围的准确估算,这对于项目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在项目开始时,当需求相对明确时,采用功能点估算法比基于代码行数(LOC)的估算更为准确,因为它不受具体开发技术的影响,并且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估算。同时,功能点估算可以通过行业标准或企业历史数据转换为代码行数,便于不同度量标准间的比较。 功能点分析的步骤包括识别功能点的类型、定义应用程序的边界和范围、计算未调整的功能点数量(数据类型功能点和人机交互功能点)、确定调整因子以及计算最终的调整后功能点数。这个过程强调了对项目特性和复杂性的全面理解。 在不同类型的项目中,功能点的计算公式有所不同: 1. 新开发项目:考虑了系统整合和数据迁移的工作量,公式为FP Count = (UFP + CFP) * VAF。 2. 二次开发项目: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功能,公式为FP Count = ADD * VAF。 3. 功能增强项目:需要区分新增、修改和删除的功能,分别计算,公式为FP Count = [(ADD + CHGA + CFP)* VAFA] + (DEL * VAFB)。 识别项目的类型和范围是功能点分析的第一步,通常使用UML的用例图来界定系统的边界和用户交互。通过这些步骤,项目管理者能够更精确地评估项目的工作量、所需资源和预计完成时间,从而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功能点分析法是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科学的估算方法帮助团队更好地控制项目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掌握这一方法是提高项目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