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测井孔隙度谱法:有效区分储层次生孔隙度

0 下载量 1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1.27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创新的储层次生孔隙度评价方法,即"基于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储层次生孔隙度评价"。在传统的测井技术中,区分基质孔隙(由岩石固有结构形成的孔隙)和次生孔隙(由开采活动或地下流体作用产生的孔隙)是一项挑战。成像测井通过提供更精细的孔隙结构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谢蕾蕾,利用阿尔奇公式对电成像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井周孔隙度谱,这是一种反映井壁周围不同孔径大小孔隙分布的图像。通过对孔隙度谱的深入研究,可以观察到不同孔隙类型的特征,从而实现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的定性区分。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有助于识别那些常规测井难以察觉的微小变化。 进一步的,作者利用铸体薄片数据和核磁共振(NMR)数据作为参考标准,对孔隙度谱上的次生孔隙度进行校准。铸体薄片数据反映了岩石内部孔隙的宏观结构,而NMR则能提供关于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的定量信息。这两种数据共同确定了孔隙度谱中基质孔隙和次生孔隙的界限,也就是所谓的截止值,这使得定量计算储层次生孔隙度成为可能。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提高了储层地质参数的准确性,还弥补了常规测井方法在复杂储层条件下识别次生孔隙的不足。通过将成像测井技术与多种辅助手段相结合,研究人员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储层特性理解,这对于优化钻井策略、提高采收率以及储量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来说,基于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的储层次生孔隙度评价方法,结合了现代地球物理技术的高精度和多源数据的融合,为储层地质分析提供了强大工具。这项研究的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其在实际油田开发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潜力,对于提升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