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选择对动物聚类结果的关键影响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14.74MB PPT 举报
在模式识别领域,特征选取对于聚类分析的结果具有显著影响。本课件基于《模式识别》一书,由Sergios Theodoridis和K. Koutroumbas编著,出自Academic press出版社1999年的第352页,着重讨论了图11.1中的内容。书中指出,特征选择是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步骤,它决定了聚类算法如何理解输入数据并进行有效的分组。 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对给出的动物列表(如羊、狗、蓝鲨等)进行分类,不同的特征可能揭示出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我们可以考虑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行为习性或生态位等。选择不同的特征组合,可能会得到以下几种聚类结果: 1. 形态特征:比如按照动物的大小、有无鳞片或羽毛等区分,可能导致哺乳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和鸟类等类别。 2. 行为特征:如食性、群居习惯,将动物分为食草、肉食和杂食类别。 3. 生态环境:将动物根据栖息地划分为陆生、水生或两栖类别。 4. 综合特征:结合多种属性,可能形成更为复杂且准确的分类模型,如哺乳动物与非哺乳动物、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等。 在聚类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调整包括预期的类数(初始聚类中心数量),每类中的最小模式数目,以及衡量距离的标准(如均方误差或标准差)。算法如K-means通常会设定类内距离的阈值和类间距离的下限,以确保聚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此外,还涉及迭代过程中的合并策略,即允许的最大类对合并次数和最大迭代次数。 在训练阶段,如Fish判别方法和梯度下降法被用于求解权向量,这对于建立分类决策边界至关重要。对于多类问题,感知器训练算法是其中一种选择,因为它不需要考虑不确定区,适合处理线性可分的问题。 总结来说,特征选取在聚类分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仅影响最终的分类结果,也决定了算法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合理选择和提取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数据,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