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有效项目集在文法G’中的应用

需积分: 50 4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6.82MB PPT 举报
"这篇资料是关于编译原理的讲解,主要摘自《编译原理》(通常被称为“龙书”),由辛明影教授进行讲解。资料涵盖了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语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指导的翻译、存储分配、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内容,并介绍了编译过程的各个阶段。" 在编译原理中,文法G’的有效项目集是一个关键概念。有效项目集是由文法G的某个活前缀γ的所有有效项目组成的集合,用于识别文法的特定状态。在这个例子中,给出了文法G’的有效项目集: - I0包含项目S’ →.S,表示非终结符S’可以扩展为S的起始位置。 - I1表示S’已经完成,S之后是.,即S’ →S.。 - I2和I3涉及非终结符S和I的交互,如S→v.I和I→I.。 - I4表示I可以扩展为i的结束状态,即I→i.。 - I5和I6涉及S到T的过渡,以及I的组合,如S→vI:.T和I→I,.i。 - I7表示I可以接i的结束,I→I,i.。 - I8和I9是终止状态,分别对应S→vI:T.和T→real.,意味着句子构造完成。 编译器设计通常遵循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策略,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课程内容包括编译器的基本结构、高级语言的语法描述、词法分析器的构建、语法分析技术(如LL或LR解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程序运行时的存储分配、代码优化以及目标代码的生成。教学目标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强调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来拓展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编写实际的编译器组件来加深理解。 预备知识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至少两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和数据结构等。编译过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例如词法分析(识别单词)、语法分析(构建语法树)、语义分析(检查和解释程序的意义)、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提高效率)和目标代码生成(机器可执行的形式)。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具和算法支持,如词法分析器生成器LEX,语法分析器生成器YACC等。 通过学习编译原理,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将高级语言转化为低级语言,理解程序的转换过程,这对于理解和创建编程语言、解释器和编译器至关重要。这门课程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生来说,既是理论基础,也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广泛的实用前景,如软件开发、语言设计和系统级编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