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S-InSAR技术在矿区损害鉴定中的应用:以白羊岭煤矿为例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 下载需积分: 38 | PDF格式 | 5.52MB | 更新于2024-08-06 | 112 浏览量 | 3 下载量 举报
1 收藏
"SBAS-InSAR形变特征监测在矿区损害鉴定分析中的应用-论文" 本文探讨了在山区井工开采背景下,如何利用SBAS-InSAR(Stabilized Baseline Subset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来解决地表形变监测和损害鉴定的问题。传统的监测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形变分析可能存在局限性,而SBAS-InSAR作为一种先进的遥感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 文章以白羊岭煤矿15110工作面的开采为例,通过分析8景Sentinel-1雷达卫星数据,揭示了研究区域的地表形变空间分布特征。SBAS-InSAR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处理大量 SAR 数据,生成连续的时间序列干涉图,从而精确监测地表微小的位移变化。在本案例中,这些数据被用来识别建筑物的异常损害成因,有助于区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开采活动的影响。 作者发现,山区开采导致岩层不均匀移动,这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土体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产生分力,促使边坡缓慢滑移,这种滑移现象是造成村庄建筑损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解译的地表形变与传统沉陷规律,文章还进行了采区影响边界的研究,以及时序下沉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对矿区形变模式的理解。 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边坡稳定性问题,这对于预防和减轻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至关重要。通过对地表形变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和安全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的危害。 这篇论文展示了SBAS-InSAR技术在山区井工开采损害鉴定中的应用潜力,强调了其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形变监测的优越性,并为类似地区的矿山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也提醒了相关行业重视开采活动对环境和建筑的影响,倡导可持续的开采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