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
No.2
(1)终端用户包括:
1 号楼有 48 个校园网普通用户;
2 号楼有 1 个包含 24 个多媒体用户的电子阅览室;
3 号楼有 1 个包含 48 个用户的多媒体教室(性能要求高于电子阅览室)。
4 号楼是网络中心。
(2)支持远程教学,可以接入互联网,具有广域网访问的安全机制和网络管理功
能。
(3)各楼之间的距离为 500 米。
由于各楼之间的距离是 500 米,而双绞线的最远距离是 100 米,所以基于对
条件要求的考虑,我们需要选择光纤或串行线作为传输介质。考虑传输高速率和扩
展的需求,校园网楼与楼之间采用光纤传输。网络主干采用多模光纤。网络中心到
主建筑物结点采用多模光纤连接。布线采用星形拓扑结构,这样当过渡到 ATM
时,不需要重新布线可使整个网络保持原有的拓扑结构。以上特点分层网络结构可
以获得良好的扩展性,根据实际需求,整个校园网采用星型结构,由四号楼出发,
延伸到一二三号楼。再从各个楼出发,以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由云到四号楼为
A 类网,由四号楼到各个楼之间为 B 类网,各个内部为 C 类网。
对于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混合型结构,以路由器为网络中心的星型结构,各
部门以交换机为主结点的树型结构。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网络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系统的先
进性、体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
配合度、与外界网络的连通性、建设成本的可接受度等。
沈 阳 大 学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