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算法解析:特征脸方法(Eigenface)

31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3-05-11 1 收藏 204K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人脸识别的经典算法——特征脸方法(Eigenface),该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文章首先介绍了获取人脸图像集合、计算平均图像的过程,然后阐述了如何计算差值矩阵以及求解正交的特征向量,即特征脸。尽管计算过程涉及大量数学公式,但作者提供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并指出在实际应用中,当训练图像数量小于图像维数时,只需要考虑部分特征向量。" 特征脸方法(Eigenface)是人脸识别领域的一种早期且重要的算法,它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来降低高维人脸数据的复杂性。在该方法中,首先收集包含多个人脸的图像集合,将每个图像转换为一维向量。接着,计算所有图像的平均脸,这个平均脸可以反映出整个数据集的共同特征。 步骤二的关键在于计算平均图像,即将所有人脸向量相加并除以总数,得到的结果是一个代表整体平均特征的向量。这个平均脸有时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文档中提到的可能是一个帅气的“平均脸”。 接下来,步骤三是找出每张人脸与平均脸之间的差异,形成差值矩阵Φ。这个差值矩阵反映了每个人脸的独特特征。 步骤四是PCA的核心部分,即寻找正交且单位长度的特征向量(特征脸un),它们能最好地描述差值矩阵的分布。特征向量uk与协方差矩阵有关,通过求解特征值问题来获得。在实际计算中,由于图像的高维特性,直接计算特征向量可能非常耗时,因此可以采用简化计算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当训练样本的数量少于图像的维数时,有效特征向量的数量仅限于样本数减一,其余的特征值将接近于零,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方差已经被前几个特征向量所捕获。 特征脸方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降维来提取人脸的主要特征,并用于识别或验证身份。尽管后来出现了更先进的算法,如Fisherface和LBPH,但Eigenface作为早期的人脸识别技术,对后续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在理解深度学习之前的特征提取过程中,它提供了一个直观且实用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