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课件:类间离差度解析
需积分: 10 10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14.74MB PPT 举报
"类间离差度为-模式识别课件"
模式识别是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主要用于将观测数据分配到预定义的类别中。类间离差度是一个衡量不同类别之间差异的指标,它在模式识别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我们理解和区分不同的数据群体。在描述中提到的"类间离差度为:"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聚类或分类算法中,计算得到的不同类别之间的平均距离或者离散程度。
《Pattern Recognition》这本书由Sergios Theodoridis和K. Koutroumbas合著,是模式识别领域的经典教材。书中提到的Figure 11.1可能展示了类间离差度的可视化表示,可能包含了一些关于如何计算和解释类间离差度的示例,以及其在决策边界、聚类分析或分类算法(如K均值、DBSCAN等)中的应用。
在提供的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几个用于模式识别算法的关键参数,比如预期的类数、初始聚类中心个数、每类中允许的最少模式数目等。这些参数对于聚类算法的性能至关重要。例如,`c`表示预期的类数,这在K均值等算法中是非常关键的输入;`swst`可能是指每个类别的样本数目的最低限制,以确保聚类的稳定性;`类内各分量分布的距离标准差上界`可能用于设定聚类的密度阈值;`两类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下界`可能用于防止过度聚类,确保类与类之间的足够分离;`在每次迭代中可以合并的类的最多对数`和`允许的最多迭代次数`则是控制算法停止条件的参数。
模式识别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分类前的数据预处理,如特征提取和选择。
2. 特征空间的划分,即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一个适合分类的特征空间。
3. 寻求子区域的界面,即定义类别之间的边界。
4. 构建判别函数,这是模式识别的核心,它根据特征向量的值来决定样本属于哪个类别。
5. 判别函数的结构与参数的确定,这通常通过训练数据集来优化。
6. 应用判别函数到待识别的新模式上,以进行分类。
其中, Fish判别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判别方法,它基于一次准则函数和梯度下降法来寻找最优的分类边界。对于多类问题,除了Fish判别外,还有其他的训练算法,如感知器算法,特别适用于线性可分的情况。感知器训练算法能够逐步调整权重向量,以使分类边界尽可能地接近训练样本。
类间离差度是评估模式识别和聚类算法效果的重要指标,而《Pattern Recognition》一书提供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理解并有效应用这些概念和算法,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分类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13-01-24 上传
2013-05-16 上传
2011-11-09 上传
2013-11-18 上传
2022-08-19 上传
2009-07-13 上传
theAIS
- 粉丝: 59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火炬连体网络在MNIST的2D嵌入实现示例
- Angular插件增强Application Insights JavaScript SDK功能
- 实时三维重建:InfiniTAM的ros驱动应用
- Spring与Mybatis整合的配置与实践
- Vozy前端技术测试深入体验与模板参考
- React应用实现语音转文字功能介绍
- PHPMailer-6.6.4: PHP邮件收发类库的详细介绍
- Felineboard:为猫主人设计的交互式仪表板
- PGRFileManager:功能强大的开源Ajax文件管理器
- Pytest-Html定制测试报告与源代码封装教程
- Angular开发与部署指南:从创建到测试
- BASIC-BINARY-IPC系统:进程间通信的非阻塞接口
- LTK3D: Common Lisp中的基础3D图形实现
- Timer-Counter-Lister:官方源代码及更新发布
- Galaxia REST API:面向地球问题的解决方案
- Node.js模块:随机动物实例教程与源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