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访问模型演变:从单层到分布式应用

需积分: 9 12 下载量 12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5.99MB PPT 举报
本资源主要介绍了单层单机应用模型到多层架构的数据库访问模式,包括单层、两层、三层以及n层模型,并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此外,还涉及了ADO.NET在数据库访问中的作用。 1. **单层单机应用模型** 这种模型中,所有组件,包括客户端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存储都集中于同一台机器上。优点是数据访问简单,因为所有组件紧密集成。但缺点也很明显,即没有扩展性,当系统需求增长时,无法有效地分摊负载。 2. **两层应用模型(胖客户端)** 在这种模型中,应用分为客户层和服务器层,部分业务逻辑从数据层分离出来。优点是实现了部分功能的隔离,但仍然存在问题,因为业务逻辑可能存在于数据层,比如通过存储过程,这限制了系统的灵活性。 3. **三层应用模型** 三层模型引入了完全独立的中间层,即业务层,将客户层、业务逻辑和数据层彻底分离。这使得系统能够实现“瘦客户端”,增强了扩展性。然而,管理难度增加,且扩展性和安全性相对于n层模型略逊一筹。 4. **n层应用模型** n层模型更强调模块化,不同应用逻辑分布于不同的层次,允许异种平台和应用的交互。虽然提高了灵活性,但安全性降低,远程过程调用可能受到防火墙限制。 5. **具有Web界面的n层** 这种模型结合了Web技术,利用HTTP协议穿透防火墙的能力,实现分布式应用。优点是零部署,但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6. **ADO.NET** ADO.NET是微软.NET框架下用于处理数据的核心组件,它是对旧的ADO的升级,为分布式应用程序提供了数据访问机制。ADO.NET包含多种数据提供者,用于连接不同的数据源,如SQL Server、Oracle等。它支持数据的读取、修改、添加和删除操作,通过类似SqlConnection这样的对象来管理与数据源的连接。 总结来说,随着系统复杂性和需求的增长,从单层模型到多层模型的转变是必要的,每种模型都有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ADO.NET则为.NET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以处理各种数据源的访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