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实验:热耗散与微观结构演化的红外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266KB PDF 举报
"疲劳过程热耗散与表面微观结构演化相关性的试验研究 (2008年)" 这篇2008年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材料在疲劳过程中热耗散与表面微观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疲劳是一种由于反复加载导致的材料损伤现象,通常与能量的输入和耗散密切相关。在疲劳过程中,材料的内部缺陷会随着外部能量的输入而增加和分布变化,最终导致材料性能的降低。 研究方法采用了红外摄像仪和远距离视频显微镜进行在线监测,以无损、实时的方式观察材料表面温度和微观形貌的变化。在纯铜光滑试样和带有缺口的试样上,研究人员都观察到了表面温度变化与微观形貌演变之间的显著关联,这证实了热耗散与微观结构变化的相互作用。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材料在塑性变形集中、裂纹形成以及扩展等不同疲劳阶段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一致。 论文引用了其他学者的工作,如Kelta、童小燕、Boulanger、Cura、Plekhov和Luong等人,他们分别通过红外热像技术研究了疲劳过程中的热耗散规律、储能与温升、热弹性效应、热耗散与塑性变形的关系,以及利用红外热像评估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其中,Plekhov建立了一个热力学模型,描述了在塑性变形下的能量平衡,并提出了相应的本构方程。 论文指出,疲劳过程中的热主要由内摩擦产生,塑性变形期间,位错运动导致的原子振动会将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塑性变形不仅导致疲劳损伤,还引起材料显微结构的不可逆变化,如点缺陷浓度和位错结构的改变,以及表面微观形貌的演变。因此,热耗散与显微结构的演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理解,热是疲劳过程不可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篇论文提供了对材料疲劳机制的深入见解,强调了热耗散在疲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与表面微观结构变化的相互影响。这些发现对于材料疲劳寿命预测、疲劳强度评估以及改善材料的耐疲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