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遗传性白内障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方法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585KB PDF 举报
"遗传性BALB/cCat/Cat白内障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 这篇论文的摘要描述了研究人员建立遗传性BALB/c白内障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过程和成果。这一工作由张丽青、刘韬等人完成,他们旨在创建一种能够模拟人类遗传性白内障的实验模型,以便于深入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首先,研究者选取了3.5天发育阶段的遗传性白内障小鼠囊胚作为起点,这种小鼠模型具有BALB/cCat/Cat基因型。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培养条件,即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两种小分子抑制剂——CHR99021和PD0325901(2i)。这两种抑制剂被用来保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促进其增殖。这些囊胚在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上进行培养。 随着细胞培养的进行,研究团队观察到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形成。当这些克隆达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后,它们被转移到无饲养层条件下继续培养,使用2i培养液进行传代。这个过程有助于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未分化状态。 为了验证所建立的干细胞系的特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多项鉴定实验。他们检查了干细胞的形态、染色体数目、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多潜能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细胞呈现典型的集落状生长模式,80%的细胞具有正常的染色体数目,显示出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这是胚胎干细胞的一个标志。此外,细胞还表达了ES细胞表面标志物SSEA1以及多潜能性转录因子Oct4,这进一步证明了它们的干细胞特性。 进一步的实验包括拟胚体(embryoid body, EB)实验和畸胎瘤实验,这两项实验表明这些干细胞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向三个胚层分化的能力,这意味着它们具有全能性,能够分化为身体的各种细胞类型。最后,通过胚胎聚合技术,研究者成功产生了嵌合鼠,其中3只表现出先天性白内障,这验证了这些干细胞的遗传性状能够传递给后代。 这项研究成功建立了6株遗传性BALB/cCat/Cat白内障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并证明了这些细胞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多能性,为遗传性白内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通过2i培养体系在无饲养层条件下培养胚胎干细胞,这种方法为未来类似的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涉及胚胎干细胞的建立、2i培养体系以及遗传性白内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