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对象同步详解:四种同步机制与性能比较
需积分: 10 1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408KB DOC 举报
本章深入探讨了线程与内核对象的同步,主要涉及四种核心内核对象的同步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首先,第9.1节介绍了等待函数,强调了用户方式同步的快速性,但其局限性在于互斥函数家族的单值限制,以及可能导致死锁的风险。用户方式同步适用于对速度要求高的场景,但在处理需要线程等待状态或多线程间协调的问题时,效率并不理想。
接下来,章节详细解释了三种内核对象的同步机制:
1. 事件内核对象(Section 9.3):作为线程间通信的重要工具,事件可以在一个线程完成特定任务后通知其他线程。它支持异步操作,提高了并发性能。
2. 等待定时器内核对象(Section 9.4):允许线程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后自动唤醒,这对于定时任务或延时执行非常有用,避免了人工监控的繁琐。
3. 信标内核对象(Section 9.5):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同步机制,通过设置条件或状态,线程可以根据信号进行相应的操作,增强了灵活性。
4. 互斥对象内核对象(Section 9.6):也称为临界区,用于保护共享资源,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访问。这是解决多线程并发问题的基础。
书中还提供了一个线程同步对象速查表(Section 9.7),帮助读者快速查找和理解不同内核对象在同步中的角色和用法。此外,还提到了其他的线程同步函数(Section 9.8),如WaitForMultipleObjects和CreateMutex等,这些都是Windows系统中常见的内核同步API。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使用这些内核对象时,线程必须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这一过程成本高昂,需要约1000个CPU周期,且内核模式代码执行时间不计。内核对象的状态管理由操作系统内部规则决定,例如,进程内核对象初始为未通知状态,进程结束时自动变为已通知状态。
总结来说,本章内容涵盖了线程同步的关键概念和技术,通过比较用户方式和内核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同步方法,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2021-09-30 上传
2021-10-19 上传
2019-11-05 上传
2021-10-12 上传
2010-07-11 上传
2019-03-22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naughtysprite
- 粉丝: 0
- 资源: 20
最新资源
- 全国江河水系图层shp文件包下载
- 点云二值化测试数据集的详细解读
- JDiskCat:跨平台开源磁盘目录工具
- 加密FS模块:实现动态文件加密的Node.js包
- 宠物小精灵记忆配对游戏:强化你的命名记忆
- React入门教程:创建React应用与脚本使用指南
- Linux和Unix文件标记解决方案:贝岭的matlab代码
- Unity射击游戏UI套件:支持C#与多种屏幕布局
- MapboxGL Draw自定义模式:高效切割多边形方法
- C语言课程设计:计算机程序编辑语言的应用与优势
- 吴恩达课程手写实现Python优化器和网络模型
- PFT_2019项目:ft_printf测试器的新版测试规范
- MySQL数据库备份Shell脚本使用指南
- Ohbug扩展实现屏幕录像功能
- Ember CLI 插件:ember-cli-i18n-lazy-lookup 实现高效国际化
- Wireshark网络调试工具:中文支持的网口发包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