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护坡防治泥石流模型试验:宏细观机理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532KB PDF 举报
"泥石流“锚杆-护坡”防治模型试验宏细观机理* (2013年)"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论文,详细探讨了滑坡型泥石流防治技术中的“锚杆-护坡”模型试验,旨在揭示其宏微观机理。通过对室内模型试验的分析,研究者发现,当降雨量增加导致孔隙水压力上升时,尽管坡体内可能出现水分积聚,但并未引发分层滑动。相反,观察到的是入渗软化和小规模的蠕动现象。 在微观层面,研究揭示了两种主要的水土运动模式:“水在颗粒中渗透”和“颗粒在水中浮动”。在这一过程中,细颗粒在雨水的作用下在颗粒骨架间下沉,并沿着坡底平行移动。这种运动最终由于“锚杆-护坡”结构的滤水固土效应而得到遏制,使得细颗粒沉积并稳定下来。这一现象表明,细观运动对模型试验坡体的破坏机制产生了显著影响,改变了原本不同粒径颗粒均匀分布的结构,形成“底部细颗粒积聚密实,上部粗颗粒骨架稳定”的新结构。 这一结构变化降低了滑坡型泥石流的发生概率,因为底部的细颗粒堆积增加了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而上部的粗颗粒骨架则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力,有效抵抗了水流的冲刷和侵蚀。锚杆与护坡的配合作用,一方面通过滤水功能减少了孔隙水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固定土壤颗粒防止了大规模的滑移,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滑稳定性。 此外,试验还强调了水土作用和宏观微观机理之间的关联,这对于理解和设计更有效的泥石流防治策略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机理,工程师可以优化锚杆和护坡的设计,提升防治效果,同时减少灾害风险,保护周边环境和人类居住区的安全。 总结来说,该研究为滑坡型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锚杆-护坡”系统的微观行为进行深入探索,不仅有助于提高防治措施的科学性,还能促进相关工程应用的精细化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