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初赛复习精华:计算机基础知识详解

需积分: 50 73 下载量 1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8 3 收藏 307KB PDF 举报
"NOIP初赛知识点整理,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发展简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适合NOIP普及组初赛复习。" NOIP,全称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是一项面向中学生的计算机编程竞赛。对于初赛的复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NIAC是电子数值积分器和计算器的缩写,由约翰•莫克利和普雷斯伯•埃克特于1946年研制成功,主要用于弹道计算。它非常庞大,重量达30吨,面积相当于170平方米的房间,但其计算速度相比手动计算有了显著提升。 2.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时期,计算机体积大、能耗高,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 - 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取代电子管,计算机变得更小、更可靠,操作系统雏形出现,COBOL语言广泛应用。 - 第三代(1964-1975):IBM360的发布标志着这一时代的开始,计算机实现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支持更多应用领域。 - 第四代(1975-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发展了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和网络,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系统得到极大发展。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电子器件的进步,内存和外存储器的演变,以及处理速度的大幅提升。从第一代的几千条指令每秒到第四代的数亿条指令每秒,计算机性能的飞跃反映了科技的迅速进步。 3. 复杂指令计算机(CISC)与精简指令计算机(RISC): - CISC代表了早期计算机的设计理念,拥有丰富的指令集,可以执行复杂的操作,但可能导致处理器效率降低。 - RISC是后来提出的反向设计理念,简化指令集,提高处理器速度和能效,常见于高性能计算和嵌入式系统。 对于参加NOIP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有助于解决编程问题,尤其是涉及计算机历史和硬件原理的部分。同时,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