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CoDE算法:提升组合差分进化优化性能

0 下载量 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620K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探讨了改进的组合差分进化优化算法,旨在提升其收敛速度和优化性能。作者提出了两种改进版本,MCoDE和MCoDE-P,并通过6个标准测试函数验证了改进效果。" 正文: 组合差分进化(CoDE)算法是一种在优化领域广泛应用的全局搜索策略,它结合了多个种群的优点,以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然而,尽管CoDE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色,但其收敛速度和寻找最优解的能力仍有待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由董明刚、王宁和程小辉共同完成,他们来自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首先回顾了CoDE的基本原理,该算法通过组合不同个体的差异来生成新的解决方案,以探索更广阔的搜索空间。在传统的CoDE中,新个体是通过父代个体的线性组合以及一个随机选择的个体之间的差异生成的。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收敛过早或搜索效率低下。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两个变体:MCoDE(改进的CoDE)和MCoDE-P。MCoDE的主要改进在于生成策略,它引入了最好个体的信息,这有助于引导搜索过程朝向更优解。这种策略可以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增强全局搜索能力,从而改善CoDE的寻优性能。 另一方面,MCoDE-P的改进重点在于控制参数。通过对控制参数的动态扩展,研究者试图进一步提升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以适应不同问题的特性。然而,实验结果显示,尽管MCoDE-P的参数调整策略有一定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未达到预期的优化效果。 论文通过一系列基准测试函数(通常用于评估优化算法性能的标准工具)对这两种改进的CoDE版本进行了比较。这些测试函数涵盖了各种复杂度和多模态性质,以全面评估算法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实验结果证实,结合最好个体信息的MCoDE确实提高了算法的寻优性能,而MCoDE-P在提高收敛速度和优化效果方面并不显著。 论文最后讨论了实验结果,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这些改进策略为差分进化算法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有助于开发更高效、更适应复杂优化问题的算法。 总结来说,这篇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修改生成策略和控制参数来优化组合差分进化算法。MCoDE通过整合最好个体的信息展示了提升优化性能的潜力,而MCoDE-P则在实践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改进效果,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