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观测系统对煤矿河道成像的优势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6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16.21MB PDF 举报
"高密度和常规观测系统的河道成像效果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煤炭地震勘探中,如何通过高密度和常规观测系统来优化河道成像效果,这对于识别煤矿顶板砂岩水害并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对于煤矿防治水至关重要,但因为河道砂并不是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其研究和成像技术相对不成熟,常常被忽视。 作者张宪旭以淮北地区某煤矿的高密度地震数据为实例,该数据揭示了含煤地层上覆的新近系河道结构。通过将8条地震测线转换为常规观测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移距和方位角下两种观测系统对河道成像的影响。偏移距和方位角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参数,它们直接影响到地震图像的质量和地质特征的解析。 研究结果显示,当偏移距设定为河道埋深的0.8倍,方位角采用全方位覆盖时,河道成像的质量最佳。高密度观测系统在河道成像上优于常规观测系统,尤其是在振幅属性的体现上具有显著优势。这意味着高密度观测系统能更精确地捕捉到河道的特征,提高河道砂体的识别精度,从而为煤矿的水害防治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 这一研究对于提高煤炭地震勘探的技术水平,改进河道砂体的探测方法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通过优化观测系统参数,可以更好地揭示复杂地质构造,尤其是对于那些线状、孤立的地质异常体如河道的识别,有助于提高煤矿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将这些发现应用于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煤矿,以提升全球煤炭行业的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