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实验:构建0.2秒闪烁灯
需积分: 9 9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0
收藏 1.99MB DOC 举报
"51单片机的40个实验文档主要涵盖了51单片机的基础实验,通过实验1——闪烁灯来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延时程序设计。"
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因其内部有40个引脚,故称为51系列。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编程让连接在P1.0端口的发光二极管以0.2秒的周期交替闪烁。实验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实验任务:实验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一个简单的定时控制,即通过控制P1.0端口的电平变化,使发光二极管L1在一亮一灭之间切换,周期为0.2秒。
2. 电路原理图:实验电路简单,将单片机的P1.0端口与发光二极管L1相连,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当P1.0为高电平时,二极管不导通,LED熄灭;当P1.0为低电平时,二极管导通,LED亮起。
3. 硬件连线:只需将单片机的P1.0引脚与八路发光二极管模块的L1端口通过导线连接。
4. 程序设计:
- 延时程序设计:由于单片机执行指令速度非常快,为了实现0.2秒的延时,需要编写循环结构的延时子程序。这里使用了基于12MHz晶振频率的定时计算,通过DJNZ指令实现多个循环,以达到所需的延时时间。例如,R6和R7分别设置为特定值时,可以得到5毫秒或10毫秒的延时。通过调整R5的值,可以组合出200毫秒的延时,即实验要求的闪烁间隔。
- 输出控制:通过SETB和CLR指令控制P1.0端口的电平,SETB使其输出高电平(LED熄灭),CLR使其输出低电平(LED亮起)。
5. 程序框图:提供了程序的流程图,展示从主程序到延时子程序的逻辑结构。
6. 汇编源程序:给出了实现实验功能的汇编语言代码。程序从0地址开始执行,首先清零P1.0(LED亮),调用延时子程序,然后设置P1.0为高电平(LED灭),再次调用延时子程序,最后跳转回起始位置,形成无限循环,实现LED的持续闪烁。
7. C语言:除了汇编语言外,通常也会提供C语言版本的程序,以便于理解和学习,C语言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移植性。
这个实验是学习51单片机基础操作和编程的入门实践,通过这个实验,学习者可以掌握单片机的IO口控制、延时程序设计以及基本的编程思维,为后续更复杂的单片机应用打下基础。
2022-07-04 上传
2022-07-10 上传
2022-07-08 上传
2022-07-17 上传
2021-10-02 上传
2021-10-12 上传
dcheng76
- 粉丝: 1
- 资源: 26
最新资源
- 基于Python和Opencv的车牌识别系统实现
- 我的代码小部件库:统计、MySQL操作与树结构功能
- React初学者入门指南:快速构建并部署你的第一个应用
- Oddish:夜潜CSGO皮肤,智能爬虫技术解析
- 利用REST HaProxy实现haproxy.cfg配置的HTTP接口化
- LeetCode用例构造实践:CMake和GoogleTest的应用
- 快速搭建vulhub靶场:简化docker-compose与vulhub-master下载
- 天秤座术语表:glossariolibras项目安装与使用指南
- 从Vercel到Firebase的全栈Amazon克隆项目指南
- ANU PK大楼Studio 1的3D声效和Ambisonic技术体验
- C#实现的鼠标事件功能演示
- 掌握DP-10:LeetCode超级掉蛋与爆破气球
- C与SDL开发的游戏如何编译至WebAssembly平台
- CastorDOC开源应用程序:文档管理功能与Alfresco集成
- LeetCode用例构造与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与设计模式
- 通过travis-nightly-builder实现自动化API与Rake任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