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S/360与计算机发展史:从电子管到微处理器
需积分: 43 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3
收藏 2.92MB PPT 举报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计算机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第三代计算机,即使用 MSI(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 SSI(小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时期,以及微机的发展历史。"
正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现代的微处理器和量子计算机,经历了多次革命性的变革。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依赖于庞大的电子管,运算速度相对较慢,主要的存储介质是阴极射线管和纸带。这一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采用了晶体管技术,运算速度显著提升,磁芯存储器和磁盘开始作为主要的存储设备。这一转变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性能增强,为后续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的标志性事件是IBM S/360的推出,这是一款采用 MSI 和 SSI 技术的机器,它的出现标志着半导体存储器开始替代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到百万次每秒,且具备高度的通用性,适应了多种用户需求。IBM S/360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技术先进,更在于其设计的灵活性和前瞻性,被誉为计算机历史上的里程碑。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引入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LSI),运算能力大幅提升,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外存储器则包括磁带、磁盘和后来的光盘。这一阶段,微处理器的出现推动了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如1976年的苹果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开始走向个人化和小型化。
微机的历史从CPU的诞生开始,早期的微处理器如Intel的4004(4位机)将运算器和控制器整合在单个芯片上。随后,8位CPU的出现,包括低档和高档型号,进一步推动了微机的普及。到了通用微型计算机时代,以IBM 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逐渐成为主流,它们基于微处理器,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扩展性,引领了个人计算的新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呈现出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微型化使计算机更加便携;巨型化则追求更高的计算能力,服务于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网络化让全球连接成为可能;智能化则通过AI技术赋予计算机学习和自我优化的能力;而多媒体化则让计算机在图像、音频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最初的大型机到今天的微型设备,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未来,随着新的技术如光计算机、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以及生物计算机的研究进展,计算机将继续向着更快、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2023-07-05 上传
2021-12-26 上传
2022-01-03 上传
2021-10-07 上传
2021-10-07 上传
2020-07-11 上传
2022-05-04 上传
2021-11-11 上传
2024-04-25 上传
我的小可乐
- 粉丝: 26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