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RON PLC的晶体管输出电路详解与发展趋势

需积分: 11 4 下载量 8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7.93MB PPT 举报
晶体管输出电路在PLC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应用是理解工业自动化控制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设计的数字电子设备,它通过预先编程的逻辑控制序列来实现自动化过程。本文档详细介绍了PLC的发展历程和关键特性。 在早期的第一代PLC中,主要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或磁带,其可靠性相较于继电器控制系统有所提升,但功能单一,且缺乏系列化。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PLC引入了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如EPROM,增加了计算机接口和模拟量控制能力,可靠性进一步增强,功能逐渐扩展至逻辑运算、数据处理和自诊断。 第三代PLC使用8或16位微处理器,引入了浮点数运算、查表和列表功能,以及高级编程语言如梯形图和语句表。小型PLC体积减小、可靠性增强,同时大型PLC朝着模块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到了第四代和第五代PLC,处理速度显著提升,功能更加丰富,包括高速计数、A/D转换、PID控制等。PLC的I/O点数量增加,可达数千点,而且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连接功能。编程语言的完善和编程软件的开发使得编程更为便捷,特殊功能模块不断增加,成本也有所降低。 对于PLC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小型PLC趋向于提供更大的容量、更快的速度、更多功能以及更高的可靠性,以适应复杂系统的控制需求。另一方面,大中型PLC则追求体积更小、性能更强、价格更具竞争力,同时强调易连接通信的能力。 晶体管输出电路是PLC输出端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利用光电耦合隔离技术,确保信号的安全传输。在电路中,如T1、R1、R2和R3这样的电阻元件,以及T2这样的晶体管,构成了基本的输出驱动电路,可以驱动外部负载,如LED指示灯。公共端COM用于连接所有输出点,确保它们之间的电气隔离,同时连接电源(+5V)和内部电路。 学习PLC不仅要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指令系统,还要掌握不同世代的演变,熟悉其编程语言、通信系统、硬件配置,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PLC型号和配置输出电路。通过实践,如使用编程器、编程软件和可编程终端进行实验,不断提升PLC应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