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2版)课后习题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版权申诉
1星 1 下载量 1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690KB PDF 举报
"计算机导论(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pdf" 计算机导论是一门基础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本资源提供了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导论(第2版)》的课后习题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课程内容。 1. 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化、高速处理数据的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它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运算、逻辑判断、记忆存储等操作。 2. 存储程序概念: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核心,即程序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储于内存中,使得计算机可以自动执行不同任务,增强了通用性。 3. 计算机主要特点: - 运算速度快:相比人工计算,计算机能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 运算精度高: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数学运算。 - 记忆能力:通过内存保存数据,即使断电也能保持信息。 - 逻辑判断能力:通过布尔逻辑进行条件判断,执行复杂的逻辑运算。 - 存储程序:程序和数据一同存储,便于执行。 4. 计算机主要用途: - 科学计算:解决复杂的数学和物理问题。 - 数据处理:收集、分析、存储和展示数据。 - 实时控制:应用于自动化设备控制。 - 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智能,如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 - 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CAD、CAE等工具支持设计和教学。 - 娱乐与游戏: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娱乐体验。 5. 计算机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原始,使用机器语言。 -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引入高级语言,如FORTRAN。 -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出现微程序设计技术,操作系统成熟。 -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并行处理和分布式系统。 - 第五代:人工智能计算机,研究具有智能特性的系统。 6. 信息化社会特点: -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如互联网、通信网络的普及。 - 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 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快,生活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 -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以上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和其对社会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