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基础: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7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1 收藏 237KB PDF 举报
"数据结构复习资料 第1章.pdf"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组织、存储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它研究的是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运算。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础概念,包括数据、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以及算法与算法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1. 数据:是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是数字、字符、图像等各种形式。 2. 数据对象: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例如,一个整数数组就是一个数据对象。 3.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组成单位,可以是一个单独的值或者更复杂的结构。 4. 数据结构:是数据元素及其关系的集合,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关注数据的抽象关系,而物理结构则是数据在内存中的实际布局。 其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具有以下五个关键特性: 1. 有输入:算法需要接收输入数据以开始执行。 2. 有输出:算法执行后应产生预期的结果。 3. 有确定性:对于相同的输入,算法应该产生相同的结果。 4. 可行性:算法中的每一步操作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5. 有限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骤内结束。 算法不同于程序,程序是实现算法的具体代码。算法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强调正确性和可读性,而程序则是将算法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算法的效率分析主要包括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其中时间代价通常用时间复杂性来衡量,反映了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与输入规模的关系。 本章还提到了数据结构的两大类别: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其特点是数据成员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前后关系。非线性结构如树、图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可能有零个、一个或多个直接前驱和后继。 最后,算法的五个特性是区分算法和程序的关键点。算法的正确性是最基础的要求,而可读性则有利于理解和维护。此外,算法的时间和空间代价分析对于优化算法性能至关重要。程序的时间代价指的是算法运行的时间复杂性,这直接影响到程序的运行效率。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能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有初步认识,为后续章节深入学习数据结构的细节和算法设计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