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频率设计悖论:基于活动链的分析

1 下载量 15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530KB PDF 举报
“基于活动链的公共交通服务频率设计悖论问题 - 尹岩,李志纯 -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交通网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Braess悖论,并采用基于活动链的建模方法来研究公共交通服务频率设计中的悖论问题。Braess悖论,通常在道路网络中出现,指的是增加道路容量反而可能导致整体交通效率下降的现象。作者尹岩和李志纯通过引入活动链的视角,将这一悖论拓展到公共交通领域。 首先,他们构建了两种模型,一种基于活动链,另一种基于出行,以模拟居民的行为选择。活动链模型考虑了居民的日常活动顺序、出发时间、出行路径和活动持续时间等因素,而出行模型则更侧重于单一的出行过程。这两种模型都被转化为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以求解居民的均衡选择。 通过数值实例,作者展示了当交通供给变化(如公共交通发车频率调整)或活动边际效用(即活动对居民的价值)改变时,两种模型对Braess悖论现象的不同响应。在基于活动链的模型中,随着活动边际效用的增加,悖论出现的公共交通发车频率范围会减小,意味着在某些条件下,提高公交服务频率可能不会改善整体交通状况,甚至可能恶化。 此外,研究还指出了导致交通悖论的特定区域,该区域由活动边际效用和公共交通发车频率共同决定。这意味着交通规划者在设计公共交通服务频率时,不仅需要考虑道路容量,还需要综合考虑乘客的活动需求和价值。 关键词涵盖的领域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Braess悖论、公共交通频率和活动链,表明这篇论文深入研究了这些交叉学科问题,对于理解和解决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复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论文揭示了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可能出现的Braess悖论,并提供了基于活动链的建模方法来分析这一现象,为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和思考角度。通过对活动边际效用和公共交通服务频率的敏感性分析,研究有助于交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如何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以提升城市交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