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梯度本体异质结提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研究

0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1.66MB PDF 举报
"这篇研究论文探讨了通过构建具有成分梯度的本体异质结来提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研究中,作者利用醇处理实现了PC71BM浓度的梯度分布,从而促进激子分离和电荷转移。对于常规型设备,这种梯度效果提升了性能,但对于反向型设备,却导致性能下降。文章首次明确了醇处理的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olymer Solar Cells, PSCs)因其成本低、重量轻和可柔性化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策略,即通过构建具有成分梯度的本体异质结(Bulk Heterojunction, BHJ),来优化电池性能。 传统的BHJ结构通常由两种不同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组成,一种是给体(Donor),另一种是受体(Acceptor)。在本研究中,给体材料选用的是PTB7,而受体材料是PC71BM。通过醇处理,科研人员成功地在BHJ中形成了PC71BM的浓度梯度。这一处理方法显著改变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使得电池内部的能级排列和电子/空穴的分离更加有利。 在常规型PSCs中,这种浓度梯度有助于加速激子(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因为梯度结构可以提供不同扩散速率的通道,从而减少非辐射复合,提高电荷收集效率。同时,梯度分布也促进了电荷从给体到受体的高效转移,进而提升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填充因子(FF)。 然而,在反向型PSCs中,相同的梯度结构却导致了性能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反向结构中电荷传输路径的不同,或者醇处理对反向型电池中其他组件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优化反向型设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解。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醇处理在形成成分梯度中的关键作用,还强调了在设计新型PSCs时,必须考虑器件结构与材料特性的相互作用。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机制,科研人员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