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秘诀:数据结构与效率提升

0 下载量 17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9 收藏 147KB PDF 举报
在本文中,作者讨论了数据库设计的一些关键技巧,强调了数据结构在数据库设计中的基础作用。他回忆起早期学习编程时,教师强调的"计算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原则,这一观点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中仍然适用。在设计数据库时,首先要对所需处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抽象模板,通过创建类来组织数据,并在类中添加处理函数(算法),同时关注数据成员和函数的访问权限,实现数据的封装。 数据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纸质的奶牛场记账簿,表明数据库并非仅限于电子形式。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性能需求,程序员开始分离数据库操作,如检索、更新和维护,形成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文章作者将数据库设计者分为三类: 1. 没有系统学习过数据结构的程序员,他们的作品通常是针对特定功能的简单应用,表间关联性弱,可能不适合管理重要数据,风险较高。 2. 系统学习过数据结构但缺乏实践经验的程序员,他们在设计时遵循教科书理论,如E-R图和第三范式(3NF),适用于轻量级管理软件,但面对功能扩展和性能提升的需求,数据库结构可能会变得不稳定。 3. 经历过多次迭代和优化的数据库设计老手,他们能够处理复杂的中型商业数据库系统,懂得权衡冗余数据与性能的关系,设计出高效且灵活的数据库架构。 总结来说,本文强调了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对数据结构的理解、规范化原则的应用以及对不同阶段程序员能力要求的区分,这些都是成功设计数据库的关键要素。理解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更稳定、高效的数据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