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流动性囤积与对手方风险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5 收藏 1.1M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属于经济学领域,具体讨论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中的流动性囤积和信用风险对市场利差的影响。作者包括Florian Heider、Marie Hoerova和Cornelia Holthausen。该论文可在欧洲中央银行(ECB)或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的电子图书馆免费下载,编号为1516202。2009年,所有ECB出版物的特色图案取自欧元200面额的纸币。" 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中,金融机构相互借贷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维持日常运营。这篇论文的核心议题是流动性囤积(Liquidity Hoarding),即银行在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时选择持有更多现金或等价流动资产,而非进行放贷。这种行为可能源于对潜在信贷危机的担忧,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许多银行因为担心对手方违约而减少借贷,导致市场流动性紧缩。 论文进一步探讨了信用风险(Counterparty Risk)在其中的作用。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风险,这在银行间市场尤为关键,因为一旦一家银行违约,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市场的动荡。在高信用风险环境下,银行会提高贷款利率作为对冲策略,这表现为市场利差(Interbank Market Spreads)的扩大。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感知不仅影响其借贷决策,还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任破裂,进一步加剧流动性问题。他们可能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损失,这样的行为实际上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紧缩。 此外,论文可能还涉及了监管政策、金融稳定性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银行的囤积行为和信用风险评估。例如,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可能促使银行持有更多流动性资产,而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支持措施则可能缓解市场紧张情况,降低信用风险。 这篇工作论文深入剖析了银行间市场中流动性囤积与信用风险的相互作用,以及这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为理解金融危机期间的市场动态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能为监管机构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