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复习重点:模型、风格与分层系统

6 下载量 5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1 收藏 106KB DOC 举报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资料.doc” 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体系结构是构建软件系统的基础蓝图,它定义了系统的组件、组件间的交互以及系统属性。本资料重点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常见模型,对于期末复习至关重要。 首先,软件体系结构建模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和功能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软件的构造和行为,帮助设计者理解和表达系统的设计意图。其中,“4+1”视图模型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模方法,它通过五个视角——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全面展示软件体系结构。逻辑视图关注软件的功能性结构,进程视图关注系统的执行和并发性,物理视图描述部署环境,开发视图关注软件的构建和构建过程,而场景视图则提供了一个特定的使用情境。 构件是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单元,它们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可重用软件模块,代表了系统的主要计算和数据存储元素。连接件则是构件之间的交互机制,它们定义了构件如何通信和协作。配置描述了构件和连接件的组织结构和约束条件,端口则是构件与外部环境交互的接口,而角色定义了参与连接交互的实体。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特定应用领域的设计模式,比如分层系统,其优点包括支持递增的抽象设计、功能增强和重用。然而,分层系统也存在不足,如不易于划分层次、寻找合适的抽象方法,以及可能因性能考虑而需要合并不同层级的功能。 B/S(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架构风格,它的优点在于简化客户端,仅需浏览器即可运行,易于维护和升级,同时具备良好的跨平台和开放性。但B/S架构也有其缺点,如动态页面处理能力有限,数据库处理功能不强,系统扩展性较差,安全性控制困难,以及在数据查询响应速度上通常不如C/S(Client/Server)架构。 总结来说,软件体系结构涉及了多种模型和设计原则,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对于设计和评估软件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深入理解“4+1”视图模型、构件和连接件的概念、分层系统和B/S体系结构的优缺点,将有助于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