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修订解读

需积分: 12 0 下载量 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2.68MB PPT 举报
"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主要集中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具体准则的分类和编号上。新的准则体系包括一个基本准则、一个职业道德规范、二十个具体准则和五个实务指南,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后的准则更加国际化,与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IPPF)接轨,便于理解和应用。"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它规定了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权利和责任,强调了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性,以及专业能力和应有的职业谨慎。同时,它还涵盖了质量评价与改进程序,确保内部审计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是审计人员行为的指导原则,包括诚信、客观、专业胜任能力、保密、责任和义务等方面,要求审计人员遵循高标准的职业道德,维护审计工作的公信力。 具体准则按照作业类、业务类、管理类进行分类,如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绩效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分别对应审计操作、业务开展和内部管理的不同方面。作业类准则涉及审计程序和方法,业务类准则关注审计计划和实施,管理类准则关乎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和监控。 修订后的准则体系采用国际通行的编号规则,便于识别和查询。属性标准、工作标准和实施标准的划分,清晰界定了内部审计服务的要求和评估依据,既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组织和个人属性,又规定了服务本质和绩效衡量标准。 属性标准涉及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独立性、客观性、专业能力和质量改进,而工作标准涵盖了审计活动的管理、工作性质、业务计划、业务实施、结果报告、监督和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实施标准则提供了针对特定业务或环境的具体指导。 通过这些准则,内部审计活动得以规范化,确保了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合规性,同时也促进了内部审计在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和一致性。修订的内部审计准则为中国的内部审计实践提供了更全面、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保障组织的治理质量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