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Eifel算法在UDP下的RTO优化与透明计算性能提升

需积分: 12 1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54KB PDF 举报
"UDP协议下支持透明计算模式的RTO算法 (2007年) - 王晓辉,夏楠韦理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ISSN1000-0054 - CN11-2223/N" 在透明计算系统中,网络存储访问协议(NSAP)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然而,确保其可靠性和效率的一个关键技术是重传超时(RTO)算法。传统的RTO算法在透明计算环境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容易导致不必要的重传和性能下降。 Eifel算法是一种旨在改进TCP协议中RTO计算的策略,通过检测接收端确认的丢失来调整RTO值,以减少误判和提高效率。在本文中,作者王晓辉和夏楠韦理针对NSAP协议的特性,对Eifel算法进行了增强,提出了E-Eifel算法。E-Eifel算法考虑了NSAP协议报文往返时间(RTT)的统计特性,它会选择计算出的RTT的最大值和Eifel算法计算出的RTO值中较大的一个作为其自身的RTO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透明计算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伪超时的发生,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伪超时是指没有实际丢包情况下的重传,这种重传会浪费网络资源并降低系统性能。通过E-Eifel算法,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调整重传的时机,避免不必要的重传,从而提高整个透明计算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涉及的RTO、Jacobson算法和Eifel算法都是网络通信领域中优化传输效率的关键技术。Jacobson算法是最初的RTO计算方法,基于TCP的滑动窗口机制,而Eifel算法是对Jacobson算法的改进,增加了对确认丢失的检测。E-Eifel算法则是针对透明计算环境的特定需求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这篇2007年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透明计算环境中的RTO算法优化问题,提出的E-Eifel算法为NSAP协议提供了更适应环境的重传超时机制,对于理解和提升透明计算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不仅对学术界有理论价值,对于实际的网络系统设计和优化也有着实践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