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域模型驱动的K-Means初始化策略提升聚类效果

0 下载量 6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收藏 551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改进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特别是在初始化阶段,以提高其在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任务中的性能。K-Means算法因其简单性和广泛应用而受到重视,但其聚类结果的不唯一性源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是随机的,这可能导致不同的初始化会得到不同的最终分类。 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模型的初始化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邻域内的对象特性来定义两个关键概念:内聚度(Cohesion)和耦合度(Coupling)。内聚度衡量的是一个对象与其所属簇内其他对象的相似性,表示簇内的紧密度;而耦合度则反映了不同簇之间的关系强度,确保了聚类的分离度。通过这些度量,文章构建了一个更加精细的初始化策略,旨在找到更接近最优解的初始聚类中心。 新方法首先对数据集中的每个对象进行邻域划分,然后根据内聚度和耦合度对邻域进行排序和评估。接着,通过迭代过程选择具有高内聚度且与其他簇耦合度低的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这种方法避免了随机选择可能导致的聚类不稳定问题,理论上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聚类质量。 对于时间复杂度分析,虽然具体数值没有在部分给出的内容中详细阐述,但可以推测,这种初始化方法可能需要对每个对象及其邻域进行多次计算,因此可能会增加一定的计算负担,尤其是在大数据集上。然而,考虑到可能带来的性能提升,这可能是值得投入的。 实验部分通过对比新方法与传统随机初始化、其他常见的初始化策略(如K-means++),展示了基于邻域模型的初始化方法在实际聚类任务中的优势。结果显示,新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获得更稳定且高质量的聚类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这篇文章对K-Means算法的初始化策略进行了创新,引入了邻域模型的概念,旨在提高聚类的稳定性和精度。尽管在效率上可能有所牺牲,但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在优化K-Means算法性能方面的潜力,对于处理大规模和复杂数据集的聚类任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