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笔记:机器翻译详解(注意力机制+Seq2seq&Transformer)

4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1 收藏 707KB PDF 举报
深度学习笔记 - 机器翻译入门:注意力机制与Seq2seq模型及Transformer 机器翻译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目标是将一段文本从一种语言自动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即神经机器翻译(NMT)。NMT的主要特点是输出是一个完整的单词序列,而非逐词翻译,这使得模型能够捕捉到语言结构的连续性。输出序列的长度通常与输入源序列长度不固定,因此需要处理变长的序列。 在实现机器翻译时,代码首先导入必要的库,如os、sys、d2l等,这些库将在后续的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和训练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通过`os.listdir`获取文件夹内容,`sys.path.append`用于设置模块搜索路径,`coll`可能是`collections`模块的简称。 数据预处理阶段,文本读取并进行清理,去除非字母字符,将所有字符转换为小写,并通过`preprocess_raw`函数进一步处理,确保数据适合模型输入。例如,对英文和法文文本中的标点符号进行处理,并合并连续的空格。 接下来,将文本分割成单独的句子(lines),然后每行进一步分解成单词,形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句子对。这为后续的编码器-解码器(Encoder-Decoder)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编码器负责捕获源语言的上下文信息,而解码器则基于这些信息生成目标语言的翻译。 注意力机制是提高机器翻译性能的关键,它允许模型在解码过程中关注源序列的不同部分,根据当前生成的单词选择最相关的部分进行翻译。Seq2seq模型是早期广泛应用的框架,它包含一个编码器和一个循环神经网络(RNN)或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解码器。然而,Transformer模型引入了自注意力机制,它完全放弃了RNN,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和位置编码加速了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翻译质量。 在Transformer模型中,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是由多个自注意力层和前馈神经网络(FFN)组成的,每个层都有自注意力机制,使得信息在网络中更加高效地传播。此外,编码器输出的固定大小的向量(即“编码器隐藏状态”)作为解码器的输入,减少了长距离依赖的问题。 这个深度学习笔记介绍了机器翻译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注意力机制和Seq2seq模型(如基于RNN的版本)或Transformer模型来实现自动翻译。它涵盖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架构以及如何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处理变长序列的过程。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将能理解并实践现代神经机器翻译的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