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存储器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需积分: 31 2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16.67MB PPT 举报
"虚拟存储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 在计算机科学中,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内存管理技术,它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虚拟存储器的概念是建立在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机制上,使得程序员可以编写大内存需求的程序,而无需关心实际可用的物理内存容量。 虚拟存储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虚地址、逻辑地址、实地址和物理地址。虚地址是程序中使用的地址,逻辑地址通常与之同义,它们代表了程序中的相对位置。实地址则是指实际内存中存储数据的位置,而物理地址则是指硬件层面内存芯片的实际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包括存储器系统。在存储器层次结构中,有主存储器(也称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例如硬盘)。主存与CPU交互速度快,但容量有限;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但访问速度慢。缓存(Cache)位于这两者之间,其目的是通过存储最近频繁访问的数据来减少CPU等待时间,提高性能。缓存分为多个层次,如L1、L2和L3缓存,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速度和容量,越靠近CPU的缓存速度越快,但容量越小。 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 2. 系统总线,讨论不同部件间数据传输的通道。 3. 存储器系统,包括主存、缓存和辅助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 4. 输入输出系统,涉及I/O设备与CPU的通信。 5. CPU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数据表示、运算方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 6. 控制单元,负责执行指令和协调系统操作。 7. FPGA技术和Verilog编程,介绍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 8. 并行程序设计,探讨多核心和分布式计算。 课程考核通常包含卷面考试、实验和平时成绩。实验部分可能涉及汇编语言编程、FPGA实现和并行计算实践。 推荐的教材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由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虚拟存储器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结合,不仅涵盖了硬件层面的存储系统设计,还包括了如何通过虚拟化技术优化内存使用,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内存管理和程序执行。这一技术对于现代计算机系统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大内存程序能够在有限的物理内存资源中得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