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25与帧中继详解:分组交换原理及接口协议
需积分: 17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52MB PPT 举报
"第十章X.25及帧中继 - 高级计算机网络"
本文将深入探讨X.25网络及其相关技术,首先从X.25网的基础概念出发,阐述其作为分组交换网络的核心特点。X.25网络是基于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现为ITU-T)的X.25建议书建立的,它提供了相当于ISO/OSI模型低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这种网络并不关注内部实现细节,而是定义了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X.25的接口协议包括三个层面:物理级、链路级和分组级。物理级遵循X.21建议书,定义了接口的电气和物理特性,以及比特的传输。链路级采用了异步平衡模式的HDLC(LAPB)或异步响应模式(LAP),帧是这一层的主要传输单位。分组级则负责DTE与DCE间的分组交换,支持多达4095个逻辑信道,允许一个DTE同时与其他多个DTE通过虚电路进行通信。
X.25的层次关系清晰,用户数据在分组层添加首部控制信息后成为X.25分组。数据链路层使用LAPB,而在网络层,X.25分组包含了用户数据以及必要的控制信息。虚电路的建立使得频繁通信的两端DTE能快速建立连接,提高了效率。
接下来,我们转向帧中继技术。帧中继是另一种分组交换技术,它简化了X.25的复杂性,减少了协议开销,提升了网络性能。帧中继体系结构包括用户端(U-place)和网络端(C-place),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虽然没有详细描述具体的帧中继体系结构图,但通常包括了Q.922核心和I.430/I.431等协议,这些协议定义了帧中继网络的接口和操作。
帧中继保留了X.25的虚电路概念,但不再需要复杂的呼叫建立、维护和清除过程,这使得数据传输更为迅速。用户可以选择1,451/Q,931等不同的接口标准来接入帧中继网络。这种简化的设计使得帧中继更适合高速、低延迟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局域网互连和广域网服务中。
总结来说,X.25和帧中继是两种重要的分组交换网络技术。X.25以其严谨的接口协议和分层结构为早期的公共数据网络提供了可靠的服务,而帧中继则通过简化协议栈,提升了网络性能,适用于对速度和效率有更高要求的现代通信环境。
2021-10-01 上传
2021-10-24 上传
2021-10-06 上传
2022-07-14 上传
2022-07-15 上传
2022-07-14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深夜冒泡
- 粉丝: 16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AA4MM开源软件:多建模与模拟耦合工具介绍
- Swagger实时生成器的探索与应用
- Swagger UI:Trunkit API 文档生成与交互指南
- 粉红色留言表单网页模板,简洁美观的HTML模板下载
- OWIN中间件集成BioID OAuth 2.0客户端指南
- 响应式黑色博客CSS模板及前端源码介绍
- Eclipse下使用AVR Dragon调试Arduino Uno ATmega328P项目
- UrlPerf-开源:简明性能测试器
- ConEmuPack 190623:Windows下的Linux Terminator式分屏工具
- 安卓系统工具:易语言开发的卸载预装软件工具更新
- Node.js 示例库:概念证明、测试与演示
- Wi-Fi红外发射器:NodeMCU版Alexa控制与实时反馈
- 易语言实现高效大文件字符串替换方法
- MATLAB光学仿真分析:波的干涉现象深入研究
- stdError中间件:简化服务器错误处理的工具
- Ruby环境下的Dynamiq客户端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