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Kernel Lab 7: I/O Multiplexing & Character Device Polling ...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7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942KB DOCX 举报
本章节的实验主要涉及Linux内核开发与I/O多路复用技术在ARM架构上的应用。在Lab7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在虚拟设备中添加I/O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的支持,以便提高系统对并发输入输出请求的处理能力。 首先,参与者需要进入指定的Lab7目录,并设置相应的环境变量,如`export ARCH=arm`和`export CROSS_COMPILE`,确保指向自己的runninglinuxkernel_4.0源码目录。在这个环境下,他们需要编译一个名为`gcctest.c`的test程序,通过`arm-linux-gnueabi-gcc`编译器将其链接为静态库,并执行`make`命令。 接着,将编译后的ko内核模块和test程序复制到`kmodules`目录下,这是为了在运行时加载到正在使用的Linux内核中。实验的核心是通过脚本`run.sh arm32`启动Qemu虚拟机,其中使用传统字符设备注册方法而非misc机制,手动创建设备节点。test程序在此背景下作为后台进程运行,采用`&`符号确保它进入等待模式,以监听来自设备的输入。 实验的关键步骤包括使用`echo`命令向设备0写入字符串,观察test进程能否接收到并打印出来,以此验证I/O多路复用功能的实现。进一步地,实验者需要尝试向设备1写入数据,同样检查test进程是否能有效响应。 进阶思考部分鼓励读者深入理解字符设备驱动中的polling方法,即设备驱动如何利用poll函数集来优化设备访问。此外,挑战读者思考如何将test程序由polling方法改写为select方法,这涉及到操作系统调度和多路复用机制的更深层次理解。 整个实验不仅提供了实践平台,还与笨叔的最新教程作品相联系,该教程是一套5小时的高清视频课程,包含140多页PPT和8个实验,覆盖x86_64和arm64架构,专注于Linux内核崩溃处理(kdump+crash)的实际应用。对于Linux运维或研发人员来说,掌握这些技能至关重要,因为他们需要能够解决服务器和嵌入式产品开发中的死机黑屏问题。 订阅视频课程可通过笨叔的淘宝店铺获取,进一步提升Linux技术能力,成为能够在职场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