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线段树解决30000查询问题

需积分: 12 3 下载量 12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6 收藏 112KB DOCX 举报
线段树是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用于处理区间查询和区间更新问题,特别适用于在大量数据中快速查找特定区间内的元素频率或累计值。在给定的问题中,我们面临一个场景:有n条线段,每个线段由其起始点和结束点组成,不超过30000这个范围。当收到m个查询时,每个查询要求找到一个点在多少条线段上出现过。初始的解决方案是直接遍历所有线段,每次查询都需要O(n)的时间,对于30000条线段和30000个查询,这种做法的复杂度将达到O(mn),显然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传统的解决方案在面对大规模数据时效率低下,因为线段树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重复计算。线段树通过构建一个满二叉树结构,将线段区间映射到树的节点上,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子区间,并记录该区间的统计信息,如线段数量。这种结构使得查询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到了O(logn),而不是线性时间。在这个例子中,线段树的每个节点结构包含左右端点、线段计数n,以及指向左右子节点的指针。 在实际操作中,插入线段的过程是递归的,从根节点开始,然后根据满二叉树的性质(左孩子为2i,右孩子为2i+1),将线段插入到相应位置并递归地向下传递信息。例如,对于线段[2,5]、[4,6]和[0,7],会在树中形成如下结构: ``` [0,7] / \ [0,3] [4,7] / \ / \ [0,1] [2,3] [4,5] [6,7] / \ / \ [0,0] [1,1] [2,2] [3,3] / \ / \ [4,4] [5,5] [6,6] [7,7] ``` 对于查询,只需从根节点开始,根据目标点的位置与子区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压缩(PushUP)和更新统计信息,最终得到所需答案。题目中提到的线段树应用实例包括不同类型的查询操作,如单点增减、区间求和、区间最值等,这些功能使得线段树在处理这类动态区间问题时表现出色。 线段树的优化策略包括预定义节点索引(lson和rson)、避免不必要的区间存储、使用PushUP和PushDown函数进行信息传递,以及根据题目特性合理选择节点数(通常开4倍于maxn的最小2x的两倍)。通过这些方法,线段树不仅提高了查询效率,也简化了代码风格,使得算法更加清晰易懂。例如,题目中列举的几个例子,如HDOJ 1166、1754、1394和2795,展示了线段树在不同问题中的应用,证明了其在实际编程中的灵活性和效率。
2013-01-14 上传
对算法有兴趣的可以来看看 在自然数,且所有的数不大于30000的范围内讨论一个问题:现在已知n条线段,把端点依次输入告诉你,然后有m个询问,每个询问输入一个点,要求这个点在多少条线段上出现过; 最基本的解法当然就是读一个点,就把所有线段比一下,看看在不在线段中; 每次询问都要把n条线段查一次,那么m次询问,就要运算m*n次,复杂度就是O(m*n) 这道题m和n都是30000,那么计算量达到了10^9;而计算机1秒的计算量大约是10^8的数量级,所以这种方法无论怎么优化都是超时 因为n条线段是固定的,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每次都把n条线段查一遍有大量的重复和浪费; 线段树就是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的数据结构 举例说明:已知线段[2,5] [4,6] [0,7];求点2,4,7分别出现了多少次 在[0,7]区间上建立一棵满二叉树:(为了和已知线段区别,用【】表示线段树中的线段) 【0,7】 / \ 【0,3】 【4,7】 / \ / \ 【0,1】 【2,3】 【4,5】 【6,7】 / \ / \ / \ / \ 【0,0】 【1,1】 【2,2】 【3,3】 【4,4】 【5,5】 【6,6】 【7,7】 每个节点用结构体: struct line { int left,right; // 左端点、右端点 int n; // 记录这条线段出现了多少次,默认为0 }a[16]; 和堆类似,满二叉树的性质决定a[i]的左儿子是a[2*i]、右儿子是a[2*i+1]; 然后对于已知的线段依次进行插入操作: 从树根开始调用递归函数insert // 要插入的线段的左端点和右端点、以及当前线段树中的某条线段 void insert(int s,int t,int s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