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主存分配与回收实践

需积分: 16 14 下载量 8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9 收藏 494KB DOC 举报
本次实验主要关注的是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特别是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下的实现。实验目标是让参与者熟悉主存分配与回收的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不同存储管理策略下的内存管理过程。实验内容包括使用空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链作为数据结构,以及应用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最差适应这三种算法来管理主存的分配和回收。 在可变分区管理中,内存空间不是预先固定划分的,而是根据作业的实际需求动态创建。当一个新的作业请求内存时,系统会检查现有的空闲分区是否能满足其需求。如果满足,就会分割出相应大小的分区分配给该作业;如果不满足,作业则会被挂起等待。随着作业的执行和完成,内存空间会被不断分割,形成各种大小的空闲分区。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以便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具体而言,实验涉及的初始内存状态是640KB,其中操作系统占用40KB,剩余600KB供用户作业使用。在模拟过程中,不同的作业会申请和释放内存,例如作业1请求130KB,作业2请求60KB,作业3请求100KB等。每次作业完成时,它所占用的内存会被回收回空闲分区。 在实现分配和回收时,可以使用空闲分区链来跟踪内存状态。空闲分区链是一种数据结构,通过链接所有未被使用的分区,使得快速找到合适大小的空闲分区成为可能。此外,还会使用三种分配算法: 1. 首次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链的开始位置查找,选择第一个满足需求的分区进行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大的空闲分区被早期分配导致的碎片问题。 2. 最佳适应算法:遍历整个空闲分区链,选择最小的但能容纳作业的分区进行分配,以最大化保留大块的空闲空间,减少碎片。 3. 最差适应算法:与最佳适应相反,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这可能导致更多小的、难以利用的碎片,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有效,比如当大作业频繁请求内存时。 实验环境基于IBM-PC兼容机,软件环境使用VC++6.0进行编程实现。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主存管理的基本概念,还能通过实践提升编程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