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0.11进程管理:地址解析与内核特性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9 6 下载量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4 收藏 443KB DOC 举报
在深入理解Linux0.11的进程管理中,我们首先要了解其地址空间的构成和工作原理。Linux0.11内核的地址管理主要围绕三个关键层次:虚拟地址、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这些概念对于程序执行和内存管理至关重要。 1. 虚拟地址与逻辑地址: - 虚拟地址是程序运行时使用的抽象地址,由段选择符(用于标识段)和段内偏移组成。虚拟地址空间由全局描述符表(GDT)负责映射全局范围,而局部描述符表(LDT)则处理程序局部的内存空间。对于用户应用程序,它们只与逻辑地址打交道,这种地址形式是程序内部可见的,如C语言的`&`运算符和汇编语言中的符号地址。 2. CPU的线性地址: - 线性地址是逻辑地址经过段基地址转换后的地址,它是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的地址空间。在80386保护模式下,即使启用分页机制,线性地址通过页表进行转换,最终形成物理地址。而在Linux 0.11中,由于内核数据段和代码段基地址均为0,因此内核中的逻辑地址和线性地址是等价的。 3. 物理地址: - 物理地址是硬件可以直接寻址的地址,它是内存的实际地址。在80386中,如果分页机制未启用,线性地址即为物理地址;但若启用分页,线性地址会通过页目录表和页表项的转换,得到物理地址的精确映射。 在Linux 0.11的内核实现中,`set_seg_desc`宏定义了一个设置存储段描述符的函数,用于将特定属性的段描述符写入`gate_addr`指定的位置。这个宏涉及参数包括段描述符的目的地址、类型、特权级、段基地址(即线性地址或物理地址)、以及段限长。因为Linux 0.11内核地址空间的特殊性,这里设置的段基地址实际上就是逻辑地址,它反映了内核对内存管理的简化处理。 总结来说,Linux 0.11的进程管理通过精简的地址结构实现了内存的高效利用,使得内核代码在运行时能够无缝地在逻辑地址、线性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切换。理解这些地址空间的转换机制有助于开发者编写更高效的内核代码和优化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