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单片机实战:40个基础实验详解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23 1 下载量 1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8 1 收藏 2.56MB PDF 举报
C51单片机实验40例之第1个实验——闪烁灯 在这个实验中,主要目标是让单片机在P1.0端口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L1实现一亮一灭的闪烁效果,时间间隔设定为0.2秒。以下是实验的核心知识点: 1. **实验任务与电路设计**: - 实验任务要求通过C51单片机控制LED灯L1按照0.2秒的周期交替点亮和熄灭。 - 电路连接需要将单片机P1.0端口连接到发光二极管模块的L1端口。 2. **延时程序设计**: - C51单片机的指令执行时间非常短,通常在微秒级别,而0.2秒的延时需要更精确的控制。 - 通过循环计数器实现延时,利用12MHz晶振计算出机器周期(1μs),然后设置计数器R6和R7,使得每个延时周期(例如10ms或5ms)对应一定的机器周期数。 - 实例中给出的延时子程序DELAY,通过递归调用和循环结构实现200ms(0.2秒)的延时。 3. **输出控制**: - 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状态依赖于P1.0端口的电平:高电平(1)使LED熄灭,低电平(0)使LED发光。 - 使用SETB P1.0命令使P1.0输出高电平,CLR P1.0则输出低电平。 4. **程序流程**: - 在START地址处,先清零P1.0,然后调用延时子程序DELAY,使LED熄灭。 - 然后设置P1.0为高电平,再次调用DELAY,LED亮起。 - 这两个操作通过循环回到START,形成持续的闪烁。 5. **汇编源程序**: - 提供了完整的汇编语言代码,包括ORG0指令表示程序的开始地址,START宏定义了程序的主流程,而DELAY子程序负责实现延时。 通过这个实验,学习者可以深入理解C51单片机的编程基础,如控制I/O口、延时处理以及基本的循环结构,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战练习,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单片机的使用和编程技巧。后续的39个实验可能涉及更多的单片机功能、中断处理、定时器等更高级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