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卫星通信三态信道模型研究

需积分: 21 8 下载量 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1 收藏 279KB PDF 举报
"移动卫星通信中的三态信道模型是由何涛在无线新技术研究所提出的,该模型基于卫星直视信号的遮挡程度,将陆地卫星移动通信信道分为三种状态,考虑了卫星角度、通信环境等因素对信道质量的影响。论文着重于信道模型和损耗模型的研究,旨在应对卫星移动通信中复杂的时变特性,如多径效应、Doppler频移和阴影效应,以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移动卫星通信在当前和未来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低轨道(LEO)卫星系统,因其较低的轨道高度、较小的路径损耗,更适合实现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然而,高轨道(GEO)卫星通信由于路径损耗大、延迟长,对终端设备要求较高,不适应便携式设备的需求。 信道模型是理解和模拟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在移动卫星通信中,信道模型需考虑多种因素,如多径传播、Doppler效应(由卫星运动引起)和阴影效应(建筑物或地形引起的信号遮挡)。何涛提出的三态信道模型,依据卫星直视信号的可得性,将信道分为无遮挡、部分遮挡和完全遮挡三种状态,以更精确地反映信道质量变化。 信道损耗模型是评估信号传播过程中衰减的重要工具。典型的损耗模型表明,信号功率随着与接收机距离的增加呈对数衰减。不同地形和环境条件下,如城市、郊区或农村,会有特定的电磁场传播模型。例如,自由空间损耗模型是最基本的,适用于开阔无阻的环境;而在有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的环境中,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模型,如Okumura-Hata模型或Cost231模型,这些模型会考虑地形和建筑物对信号的反射、散射和吸收。 通过对各种损耗模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卫星通信需求。例如,通过调整发射功率、选择合适的天线增益和频率,或者利用分集技术来改善信号质量。此外,理解信道特性还有助于开发有效的错误检测和纠错编码方案,进一步增强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何涛的三态信道模型为移动卫星通信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提升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结合实际的损耗模型,可以为系统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更广泛、更稳定的全球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