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对话驱动的汉维口语翻译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与应用

0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1.12MB PDF 举报
本研究论文探讨了基于双语对话文本的汉语和维吾尔语口语翻译技术,着重于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MT)领域的最新进展。论文首先回顾了机器翻译的历史,自1949年W.Weaver提出概念以来,机器翻译经历了从早期的词典式方法、例句基机器翻译(Example-Based Machine Translation, EBMT)、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 SMT)到深度学习驱动的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NMT)的发展。1991年至2008年间,研究者如Sridhar等人进行了相关工作。 在具体的技术路径上,文中提到了指针网络(Pointer-NMT)以及如何处理未登录词(Out-of-Vocabulary, OOV)问题,这是NMT模型中一个重要的挑战。论文还引用了诸如BLEU指标,这是一种用于评估机器翻译系统性能的常用评价标准,衡量翻译结果与参考译文的相似度。 研究者在实践中采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框架,例如NLPIR作为训练数据处理工具,Moses作为统计机器翻译的开源平台,RNNSearch可能是神经网络搜索算法,C++和Linux等操作系统环境也有所提及。此外,论文还提到了训练、开发和测试数据的规模,以及对Moses工具的调优,包括truecasing、清洗和n-gram BLEU分数评估。 论文的示例部分展示了维吾尔语口语句子的翻译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进行准确的转换。值得注意的是,翻译的质量和流畅度是衡量技术成功的关键,例如提到的4-gram BLEU分数达到14.13,表明系统的翻译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这篇研究论文不仅深入分析了机器翻译技术在口语翻译中的应用,还展示了在实际操作中所采用的方法、工具和评估策略,为汉、维口语翻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