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工程:三层架构解析与应用

需积分: 10 4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2.03MB PPT 举报
"三层架构PPT" 三层架构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以提高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这种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 1. 表示层(UI):这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负责展示信息和接收用户的输入。在Web应用中,它可以是网页;在桌面应用中,可能是窗口和控件。表示层不包含任何业务逻辑,仅负责数据的显示和用户操作的转发,确保用户界面与具体实现分离,使得界面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层。 2. 业务逻辑层(BLL):这一层是应用程序的核心,包含了所有业务规则和流程。它接收来自表示层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然后将结果传递回表示层或者传递给数据访问层。BLL的作用在于封装了业务操作,使得业务规则的变更不会影响到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 3. 数据访问层(DAL):该层负责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进行交互,如执行SQL查询、存取数据等。DAL提供了对数据库操作的抽象,隐藏了底层数据库的具体实现,使得业务逻辑层可以无需关心数据存储的细节。 非三层架构的缺点在于,往往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混合在一起,导致代码复用性差,系统维护困难。如果数据库或用户界面需要改动,整个系统可能都需要大规模调整。而采用三层架构,当某一层次发生变化时,只需改动相应层次,减少了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提高了软件的灵活性。 自定义数据库操作类通常是为了更好地封装和管理数据库访问,比如创建数据访问对象(DAO)或实体类,以提供更高级别的接口,使业务逻辑层能更便捷地操作数据。 通过案例分析,例如Example_1和Example_2,可以看到非三层架构中,用户界面直接调用数据访问实现,导致职责不明确,耦合度高。而在三层架构中,各个组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Example_3中,表示层只负责交互,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数据访问层处理数据存储,这样的结构使得系统更易于维护和扩展。 三层架构的比喻是饭店运营,服务员对应表示层,负责接待和传递用户需求;厨师对应业务逻辑层,根据需求处理业务;采购员对应数据访问层,负责获取和准备所需资源。当某一角色(如服务员)变动时,其他角色可以继续工作,系统整体运作不受影响。 总结来说,三层架构是一种有效的软件设计模式,它通过分离关注点,增强了软件的模块化,降低了复杂性,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从而使得软件系统更加健壮和适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