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物探技术在煤矿隐蔽地质灾害探测的应用与展望

0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1.55MB PDF 举报
"地面物探技术在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测中的应用" 本文详细探讨了地面物探技术在煤矿安全领域的关键应用,特别是在检测和预防由隐蔽地质因素引起的灾害方面。地面物探技术,如地面电法和三维地震,被广泛用于识别和评估采空区、断层和陷落柱等潜在的危险地质构造。这些地质因素可能导致煤矿水害、煤与瓦斯突出以及顶板事故,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首先,文章强调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特性——隐蔽性、时变性和突发性,使得它们的探测和防范极具挑战性。常见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包括老窑采空区、地下含水体、断层、陷落柱、瓦斯异常区和应力异常区。在这些因素中,采空区积水是引发煤矿水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准确探测和定位采空区至关重要。 文章通过实际勘探案例,展示了地面电法和三维地震技术如何帮助确定采空区的位置和积水状况。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精确定位老空区,还可以评估其积水和积气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例如,《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在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布置前进行老空区探测,以防止水害的发生。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断层和陷落柱的含(导)水性分析。断层和陷落柱可能成为地下水的通道,对煤矿的稳定性构成威胁。通过对这些地质构造的物探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水文地质特性,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灾措施。 地面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于向精细化探测迈进,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这需要不断加强物探技术的研究,提高探测精度,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物探技术的“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综合勘查”技术思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地质勘查模式,它在减少煤矿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和提升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面物探技术在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效、精确的物探方法应用于煤矿安全领域,进一步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