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计算机与微机发展史
需积分: 43 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2.92MB PPT 举报
"这篇文档详述了从第一台冯诺依曼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包括微机的国内外发展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标志性的技术进步: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以电子管为主要组件,运算速度在5千到4万次每秒之间。存储器使用阴极射线管或汞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是纸带和卡片。
2. 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引入晶体管技术,运算速度提升至几十万到百万次每秒。磁芯存储器成为主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作为外存设备。
3.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百万到几百万次每秒。半导体存储器逐渐取代磁芯存储器,磁盘成为主要外存储器。
4. 第四代计算机(1971至今):随着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运算速度大幅提升,达到几百万到千万亿次每秒。半导体存储器成为标准配置,外存包括磁带、磁盘、光盘等,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诞生。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概念由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于1934年提出,特点是采用了存储程序和数据共享的架构,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这一设计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后续的第五代计算机致力于人工智能,第六代则探索了光计算机、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以及生物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模型。
在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CPU经历了从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分离到集成在单个芯片上的转变。例如,1971年的Intel 4004是第一款商业化的微处理器,开启了4位机时代。随后,8位CPU的出现,如低档8位和高档8位CPU,推动了计算机的小型化。到了1976年,苹果计算机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更小巧便携。
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微型化使得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巨型化则体现在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不断提升;网络化让全球连接成为可能;智能化则通过AI技术赋予计算机更多智能功能;而多媒体化则让计算机处理图像、音频和视频的能力日益增强。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从最初的电子管到现在的微处理器和云计算,计算机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665 浏览量
136 浏览量
169 浏览量
213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07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李禾子呀
- 粉丝: 26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C++ XML.pdf
- Java连接Oracle数据库的各种方法.doc
- Windows+API一日一练
- Linux命令集合.doc
- Linux系统指令大全
- 数据库系统概论习题答案
- solaris多线程编程指南
- 中文版AutoCAD_2007实用教程.
- linux指令大全(值得一看)
- ping命令的使用,ping
- 解密深入浅出ARM7-LPC213x_214x(上).pdf
- C C++嵌入式编程.pdf
- 中文fm353 使用说明
- Photoshop大师之路
- MCITP:数据库管理人员认证相关信息
- 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Loosely Synchronized Feature Stre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