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本分类:特征抽取方法对比与优化研究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9 36 下载量 1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8 收藏 528KB PDF 举报
"这篇文献是关于中文文本分类中特征抽取方法的比较研究,作者通过实验对比了文档频率、信息增益、互信息和卡方检验四种不同的特征选择方法,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和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作为分类器来评估这些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一些在英文文本分类中表现优秀的特征抽取策略,如TF-IDF和MI,在处理中文文本时可能并不适用。文章深入探讨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措施,包括使用大规模训练语料和结合多种特征抽取方法。最后,作者通过实验验证了组合特征抽取方法的有效性,这对于中文文本分类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涵盖了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文本自动分类、特征抽取、SVM和朴素贝叶斯等核心概念。"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特征抽取在文本分类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中文文本处理中,由于词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选择对于提高分类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文档频率(Document Frequency, DF)是一种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它衡量一个词在文档集合中的普遍性,通常用于TF-IDF算法。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MI)和卡方检验(Chi-squared, χ²)则是基于统计学的特征选择标准,它们可以衡量特征与类别的关联程度。 接着,作者进行了实验,使用支持向量机和支持向量网络作为分类模型,这两种模型在文本分类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实验结果显示,尽管这些特征选择方法在英文文本分类中表现出色,但它们在中文文本上可能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中文词汇的多义性和语境依赖性,这使得基于单个词频统计的特征选择方法可能无法捕捉到足够的语义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一是使用更大的训练语料库,以更好地捕捉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使用模式;二是采用组合的特征抽取方法,即结合多种特征选择策略,以综合多种信息,提高分类性能。实验验证了组合特征抽取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能够利用各种特征选择方法的优点,提高分类系统的整体性能。 该研究提供了对中文文本分类中特征抽取问题的深入理解,强调了适应中文特性的重要性,并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于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有助于优化中文文本分类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