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详解

需积分: 19 3 下载量 18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3 收藏 2.17MB DOC 举报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提供了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协议和服务的深入理解。这些习题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服务类型、交换技术的比较、因特网的历史和发展阶段、网络分类、主干网与本地接入网的区别、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时延分析、分组大小优化、因特网的结构、客户服务与对等通信的区别、网络性能指标、利用率与时延的关系、非性能特征以及传输时延和传播时延的计算。" 1-1 计算机网络可以提供诸如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服务。 1-2 分组交换的特点包括:高效利用信道、支持不同速率的连接、具有错误检测和纠正能力、支持统计复用以及提供灵活的服务质量。 1-3 电路交换适合于连续大量数据传输,优点是时延小且通信质量稳定;报文交换无需预先建立连接,适合小量、间歇的数据传输;分组交换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有动态分配带宽的灵活性,又能进行错误检测和纠正。 1-4 因特网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变得即时和普遍,因此被誉为自印刷术以来的最大变革。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ARPANET阶段、TCP/IP标准化阶段、商业化阶段和万维网的诞生及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应用的普及。 1-6 因特网标准制定经历了草案、提议、草案标准和标准四个阶段,确保了网络的互操作性和稳定性。 1-7 小写的“internet”通常指互联网这一全球性的网络系统,而大写的“Internet”特指特定的、由TCP/IP协议簇构建的全球性互联网。 1-8 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以及互联网等,各自的特点如覆盖范围、传输速率、成本和管理复杂度不同。 1-9 主干网负责长距离、高速度的信息传输,而本地接入网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到主干网,通常传输速率较低。 1-10 当x/k > Cp + sd时,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1-11 若要使总时延最小,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满足p = (kb)/2h - h。 1-12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主要由终端设备组成,采用客户服务方式;核心部分由路由器和交换机构成,采用对等通信方式处理数据包。 1-13 客户服务方式强调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交互,对等通信则允许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平等地参与数据交换。 1-14 常用的网络性能指标包括带宽、吞吐量、时延、丢包率、抖动和可用性。 1-15 当网络利用率高达90%时,时延通常是其最小值的1/(1-90%)= 5倍。 1-16 非性能特征包括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等,它们与性能指标共同决定了网络的整体质量。 1-17 发送时延与数据长度和发送速率有关,传播时延与传输距离和信号速度有关。 1-18 与媒体长度l相关的计算涉及到发送时延(l/b)和传播时延(l/v)。 1-19 TCP/IP首部加上以太网首部后的总长度会影响网络层的分片处理,从而影响传输时延。 以上内容详尽解析了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中的关键知识点,涉及网络服务、交换技术、网络结构、性能分析等多个方面,有助于深化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