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1.1.6源码详解与目录结构梳理

需积分: 10 1 下载量 3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210KB PDF 举报
本篇学习笔记详细介绍了U-Boot版本1.1.6的基本架构和组成部分,U-Boot是一种嵌入式Linux启动加载器,主要负责引导和初始化硬件环境,以便引导操作系统。以下是对笔记内容的深入解析: 1. **目录结构**: U-Boot的目录结构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 `board`:这是一个平台依赖的目录,存放针对不同电路板设计的特定源文件,如dave、smdk2410等。每个子目录对应一个特定的硬件平台,确保了对硬件的定制化支持。 - `cpu`:同样也是平台依赖的,存储与特定CPU型号相关的源代码,如arm720t、arm920t、i386等,确保针对不同处理器的兼容性。 - `lib_{architecture}`:这部分根据不同的体系结构(如arm、avr32、blackfin、i386等)划分,存放通用的库函数,用于实现平台独立的功能。 - `lib_generic`:这是通用的库函数实现,如标准C库中的vsprintf、string等,适用于所有体系结构。 - `include`:存放头文件和开发板配置文件,其中`configs`目录集中了各种配置选项,以适应不同硬件配置。 - `common`:提供U-Boot通用的多功能函数,如命令处理(setenv)、内存操作(bootm)、文件复制(cp)等功能。 - `drivers`:存放通用设备驱动程序,覆盖了各种硬件设备的控制功能。 - `disk`:专门针对硬盘接口,负责引导加载过程中的磁盘操作。 - `dtt`:传感器驱动程序,可能包括对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的支持。 - `fs`:文件系统相关的模块,可能包括文件操作和管理功能。 - `nand_spl`:针对NandFlashboot的程序,可能涉及非易失性闪存的引导和管理。 - `net`:网络相关模块,提供网络功能的实现。 - `post`:上电自检程序,确保系统在启动时进行基本的硬件检查。 - `rtc`:实时时钟驱动程序,用于维护时间同步。 - `example`:可能包含示例代码或者测试用例,供开发者参考和学习。 通过学习这些目录结构和内部组件,理解U-Boot的模块化设计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维护、定制和扩展该启动加载器,使其适应不同的嵌入式硬件环境。深入研究这些部分,可以提升对U-Boot工作原理、功能实现以及移植流程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