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选课系统设计:E-R图与需求分析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31 收藏 302KB DOC 举报
本篇文档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关于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首先,设计团队由徐朝建、刘元元和张鹏飞三位同学组成,他们共同完成了系统的抽象和具体实现过程。 1. E-R图设计: 文档中的E-R图是实体-关系图,它展示了系统中的关键实体(如学生、课程、教务处、教材科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实体通过边连接起来,例如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选课关系,教务处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互等。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初步阶段,用于明确数据模型,有助于后续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实现。 2. 系统实现步骤: 设计的选课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如教务处的功能模块(控制选课时间、补选、统计和查询)、教材科的查询功能、学生选课功能、教师的查询功能等。系统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从总体功能分析开始,逐步细化到各个模块的数据处理和数据流。 3.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部分详细列出了各种用户角色的功能需求。教务处需要统计学生选课信息,包括漏选学生的处理和课表的打印;教材科关注的是查询学生预定教材的情况;学生则需要查询选课信息、查看个人选课和教材情况,以及统计学分等;教师则可以查询主讲课程的学生信息和人数。数据项如学号、姓名、性别等被定义,并明确了数据类型、长度和取值范围,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数据结构和数据流设计: 数据结构定义了表格如学生基本信息表、学生选课表等,包含了学生的个人信息、选课信息、课程信息以及课程漏选信息。数据流分析则展示了数据在系统各组件间的流动,如学生基本信息从教务处流向学生选课表,选课信息又反馈回学生基本信息表等。 总结来说,这篇文档详细描述了一个全面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涉及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划分、用户需求理解以及数据组织等多个方面,为后续的编码和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理解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据库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