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历史:函数原型与C语言发展概述

需积分: 14 1 下载量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7.98MB PPT 举报
C语言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其历史发展与诞生过程紧密相连。函数原型是C语言中一个关键概念,它决定了函数的签名,帮助编译器检查调用时的参数类型和数量。函数原型的一般形式包括两部分: 1. 函数类型: 它明确了函数返回值的类型,例如 `int`, `float`, `void` 等,这是函数的基本特性,让编译器知道预期的计算结果。 2. 函数名和参数: 这部分包括函数的名字,以及参数的类型和名称(如果有的话)。例如,`(int add(int a, int b))` 或 `(double calculate(double x, double y, int operation))`,这些表明了函数的功能(如加法或计算)以及所需的输入参数及其类型。 C语言的发展始于1970年代,起源于B语言(BCPL),这门语言由美国贝尔实验室设计,主要应用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尽管B语言简洁而接近硬件,但存在数据类型不明确的问题。随后,D.M.Ritchie改进了B语言,创造了C语言,用于重写UNIX操作系统。C语言因其易读性、高效性和可移植性迅速流行起来,尤其在1975年UNIX第6版发布后,C语言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1978年,《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的出版,由Brian W.Kernighan和Dennis M.Ritchie合著,确立了C语言的标准地位。此后,C语言逐步移植到各种类型的计算机,不再局限于UNIX环境,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 随着C语言的广泛应用,标准逐渐演变。1983年,ANSI制定了标准ANSIC,增强了语言的功能和一致性。后续的版本如1987年的87ANSI C和1990年的ISO标准(ISO9899—1990),都反映了语言的标准化进程。不同的C编译器可能根据这些标准实施微小的差异,因此开发者在使用时需要熟悉所使用的特定版本的特性。 理解函数原型的语法结构对于C程序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代码可读性的保障,也是确保编译器正确处理函数调用的关键。同时,C语言的发展历史和标准变迁也揭示了编程语言设计和演进的过程,这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C语言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