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矩阵相加算法实现及数据结构三元组表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需积分: 31 21 下载量 19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7 1 收藏 43KB DOC 举报
"广东工业大学数据结构课程中关于AnyView作业系统的第五章答案,涉及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及相加算法。"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稀疏矩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处理大量零元素的矩阵时,能够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稀疏矩阵通常采用三元组表(Triples Table)的方式来存储,每个三元组包含行下标(i)、列下标(j)和对应的非零元素值(e)。广东工业大学的这个作业中,要求实现两个稀疏矩阵相加的功能,即将三元组表示的稀疏矩阵A和B相加得到C。 `StatusAddTSM(TSMatrixA,TSMatrixB,TSMatrix&C)` 是实现该功能的函数。首先,我们需要确保矩阵A和B的维度相同,即它们的行数(mu)和列数(nu)相等。如果维度不匹配,函数将返回 `ERROR` 表示无法进行加法运算。 函数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循环,它通过比较A和B的三元组,依次将相加后的结果放入结果矩阵C的三元组表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三个指针 k、n 和 p 分别指向A、B和C的当前处理位置。循环中,首先检查A和B的当前元素是否在同一位置,若是则相加并将结果存入C;若不在同一位置,将位置较小的元素存入C并相应移动指针。 当一个矩阵的所有非零元素都处理完毕后,另一个矩阵可能还有剩余元素。此时,我们将剩余矩阵的元素依次添加到结果矩阵C中,直到两个矩阵的所有非零元素都被处理。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高效地处理稀疏矩阵的加法操作,同时考虑了矩阵的非零元素在三元组表中的不同排列情况。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ax(A.tu, B.tu)),其中A.tu和B.tu分别是矩阵A和B的非零元素个数,因为每个非零元素至少被访问一次。空间复杂度取决于结果矩阵C的非零元素个数,可能会小于或等于A和B的非零元素个数之和。 在实际编程中,需要注意边界条件的处理,例如在循环结束后的部分,可能存在一个矩阵的非零元素已全部处理,而另一个矩阵还有剩余元素的情况,这时需单独处理剩余的元素。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一个 `while` 循环来完成,但题目提供的代码片段在此处被截断了。完整实现应确保所有非零元素都被正确处理,并更新结果矩阵C的非零元素个数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