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盒测试:因果图法转化为判定表解析
需积分: 31 4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729KB PPT 举报
"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是黑盒测试中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处理输入条件的组合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检验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先从规格说明书中找出输入条件(因)和输出结果(果),然后通过因果图转换成判定表,并为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在因果图中,用Ci表示输入条件,用Ei表示输出结果,节点状态可以是0或1,0代表状态不出现,1代表状态出现。因果图中的关系包括恒等、非、或和与,分别对应条件与结果间的直接映射、取反、任意一个条件满足和所有条件同时满足。在实际应用中,输入条件之间可能存在约束关系,这些约束需要在因果图中体现并处理。"
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步骤详解:
1. 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识别输入条件(因)和输出结果(果)。
2. 根据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绘制因果图,使用基本符号表示恒等、非、或和与的关系。
3. 在因果图中添加约束条件,以反映输入条件间的复杂关系。
4. 将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这个过程涉及到消除约束和简化图形,以减少重复的测试用例。
5. 根据判定表的每一列生成一个测试用例,确保所有可能的条件组合都被覆盖到。
使用因果图法的优点:
1. 易于理解和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当输入条件之间存在相互制约时。
2. 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3. 直接从规格说明书中获取信息,有助于全面覆盖需求。
案例分析:
假设一个登录系统,输入条件包括用户名(C1)、密码(C2)和验证码(C3),输出结果包括登录成功(E1)和登录失败(E2)。如果用户名或密码错误,系统会显示登录失败;如果验证码错误,也会导致登录失败;当所有条件都正确时,登录成功。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因果图和判定表来设计测试用例。
因果图法产生的背景:
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中,主要关注单个输入条件,但未充分考虑条件组合和它们之间的交互。因果图法弥补了这一不足,考虑了输入条件的组合和它们的制约关系,提高了测试覆盖率。
总结:
因果图法是一种有效的黑盒测试技术,尤其适用于处理输入条件的组合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将因果图转化为判定表,我们可以更系统地设计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效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因果图的符号和转换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868 浏览量
1853 浏览量
354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116 浏览量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李禾子呀
- 粉丝: 28

最新资源
- MySQL下JDBC分页代码的优化与应用
- Linux下具备缩放功能的H264转JPG图片工具
- 通联支付平台演示案例与技术分析
- T9拼音输入法在51单片机上的Proteus仿真实现
- 清华Delphi数据库开发案例解析与源码下载
- 博弈论宝典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 极通EWEBS专业版50用户补丁发布,支持20090217版本升级
- 深入解析Java枚举类型的应用与技巧
- Kotlin技术探索:深入理解和应用navigation-subgraph-viewmodel
- 清华课件:数字电路第十、十一章学习资料
-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教材完整习题解答指南
- Vuejs结合Laravel打造SPA项目实战
- 探讨网络游戏中的社区网络与联网音频设备应用
- C# 开发中的日历控件使用指南
- 蓝锂插件:实现定时自动采集与网站数据管理
- ScriptCryptor: 将vbs脚本封装成不可见的exe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