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软件开发:工资支付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需积分: 50 2 下载量 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899KB PPT 举报
"本文档详述了一个基于软件工程的工资支付系统设计案例,涉及了问题定义、数据库设计以及可行性研究的各个阶段。" 在软件工程领域,结构化的开发方法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在这个"salary表的设计-软件工程开发案例"中,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名为"salary1"的数据表设计,该表用于存储与员工工资相关的详细信息。表的字段包括: 1. 职工编号 - 作为主键,确保每个员工有唯一的标识。 2. 职工姓名 - 存储员工的姓名,非空字段,但不是主键。 3. 课时费 - 记录员工的教学课时费用,允许为空,可能根据实际教学时间变化。 4. 岗位津贴 - 员工的岗位补贴,同样允许为空。 5. 工资总额 - 员工的总工资,不为空,包括课时费和津贴等。 6. 个人所得税 - 计算后的个人所得税,允许为空,因为可能因政策调整。 7. 实发工资 - 最终发放到员工手中的工资,不为空。 在问题定义阶段,财务科长提出需求是因为现有的工资计算和报表编制成本过高,希望通过新系统降低费用。项目规模的初步评估包括当前工资计算成本、新系统的开发成本以及预期的运行费用,目标是在不超过7.2万(正负20%)的预算内,利用学校现有计算机系统生成工资明细表和财务报表。 可行性研究是结构化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澄清系统规模和目标,明确问题的实质。 2. 研究现有系统,了解工作流程,例如从教师的课时表和任务表到工资支付的整个过程。 3. 导出高层逻辑模型,抽象出系统的功能需求。 4. 探索多种解决方案,如低成本、中等成本和高成本的方案。 5. 建议最佳方案,并制定开发计划。 6. 编写文档,提交审查,确保所有决策都有据可依。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咨询会计人员了解现有工资支付流程,可以发现涉及教师的课时费、岗位津贴、工资总额、个人所得税、实发工资等多个计算步骤,以及编制报表和更新分类账的过程。在设计新系统时,需要考虑如何高效地处理这些事务数据,以及如何优化数据处理流程,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准确性。 总结来说,这个案例展示了软件工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可行性研究,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对于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且经济有效的工资支付系统具有指导意义。